——庐山东林寺2018年10月昼夜经行法会圆满
导语:“净土法门,实为转凡成圣之第一法门。”——印光大师
2018年10月12日至13日,东林寺每月一次的昼夜经行法会如期举行。青莲念佛堂内,来自四面八方的缁白二众齐聚,场面庄严。法会由首座体空法师主法,钦学法师任班首,慧颙法师和德京法师监香。
“袅袅凉风动,凄凄寒露零。”寒露过后,天气转冷,然而在庐山东林寺,继十一佛七的热潮后,人们的念佛热情丝毫不受天气影响,下午2时30分,青莲念佛堂内净业行人肃然静立,眼中闪烁光芒,企盼经行法会开始——在这香光庄严之地,他们立志要念着佛号,行转凡成圣之路!
印光大师开示云:“念佛一法,乃以如来万德洪名为缘,即此万德洪名,乃如来果地所证之无上觉道。由其以果地觉,为因地心,故得因该果海,果彻因源。如染香人,身有香气;如蜾蠃之祝螟蛉,久则化之。即生作佛,转凡成圣,其功能力用,超过一代时教、一切法门之上!”
大安法师曾开示:“弥陀名号是法界大密咒,是阿弥陀佛万德的载体,是圣凡同构呼应的媒介。名号所在之处,即阿弥陀佛愿力光明遍照之处。净业行人念佛之时,即是蒙光照触护念之时。名具万德,名召万德,信愿持名,即全摄佛功德为自功德。念佛法门的特质之一,就在于以阿弥陀佛果觉名号,作净业行人修持之因地心。即因即果,因果同时,至心称名,圆转五浊,圆成五清,一句名号,极平常极玄妙,念念相续,将见开智慧,发辩才,得神通,成念佛三昧。”
清净的念佛堂内,净业行人通身放下把佛唱。
凡夫之身虽陋劣,凡夫之心却还同佛心,就在眼帘微垂、莲步轻移的经行中,这些念佛人以真信切愿至诚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悉心体会着这无上妙禅。他们的身姿从略带松散,到颇具威仪,神情从间或顾盼,到一派专注。他们在逐渐收摄身心,凭佛神力,力破身见我执,摄佛功德为己功德,化朽为奇。
《佛说观无量寿佛经》云:“诸佛如来是法界身,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;是故汝等心想佛时,是心即是三十二相、八十随形好。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,诸佛正遍知海,从心想生。”
“吾人妙明真心含藏在尘垢中,难以自现,今以阿弥陀佛万德洪名之力,清除垢障,显明清白,声声唤醒自己,就路还家,领略本地风光。”(大安法师)
念佛堂即是成佛场,念着佛融入弥陀愿海,渐入佳境、感应道交,人们脸上显出一种遗世之神情。又凭都摄六根、念兹在兹做功夫,心向内觉照,整个世界顿忘。全情投注于一句佛号,内在佛性被无限开显,他们神情越来越安泰,步履越来越轻适,内心与佛之相契自然流溢,氤氲于念佛堂中,与大众音声、佛前宝香、堂上无形庄严意味融为一体,形成一种独特的祥和宁静氛围,有人说,“有一种沉浸其中,美妙无比的不同寻常体会。”
几个小时之后,庄严肃穆的经行队伍中偶现一些扭腰、捶背乃至弯腰抚脚者被护法义工提醒,念佛久了难免昏沉、掉举,但很多人并没出堂歇息,佛陀教以出离生死,这些净业行人选择坚守“战场”,凭佛号之光明威神,消融身心的种种障碍。
“心念若与佛名相应,即念佛法界。念佛从念头入手,即波就水,遣荡杂念,契入本心,乃背尘合觉,反本归元第一妙法。心作心是,系念佛界,乃念佛法门的根本理念。”
缓慢的经行中,这些净业行人紧紧抓住一句佛号不放松,念到入心,正念佛时,心当下就是佛。所谓“相应”,是他们在声声恳切念佛中,逐渐收摄身心、克服障碍,才终于沉浸于内在心海,念佛、听佛,仰佛度生死。
凌晨时,念佛堂内虽然也有人困意沉沉,但真正发心出离生死的人,铭记生命价值的所在是要转凡成圣,将一句佛号抓得更紧,他们深信不疑地服用阿伽陀药。有人说,这句佛号入心即化,立得清凉,身体仿佛溶于虚空。内心信愿被唤醒,更为坚固。
尊重己灵者,只因深知我当前一念心与诸佛无二无别,便相续不断服下这化朽为奇的“还灵丹”,深深体会着“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”的奥妙……在一声声佛号中,一切外境、身见我执就这样远离去,唯留下心中誓愿——往生成佛度众生的清醒觉照。一味化腐朽为神奇的灵药,它的药效就这样神奇,彻底唤醒念佛人自性本具的光明智慧。化虚妄,显真性,不可思议。
“阿弥陀佛因地发的四十八大愿,当本愿究竟圆满之时,便法尔自然地产生磁力。这种磁力能量辐射在虚空法界,摄受一切有缘众生。众生只要信愿念佛,便如针被磁铁吸摄一样,被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摄取不舍。”
东林佛号的独特唱念法,让人们更容易归于自心,更深切地领会信愿归乡的净土情怀,伴随着清、畅、哀、亮、微、妙、和、雅的唱念,他们步步生莲,趋向极乐,内在的生命质量被升华,趋向佛之正觉。
十多个小时后,堂外投进来的阳光驱散了行人的疲惫。
他们本是生死罪业凡夫,但凭着信愿念佛,他们就是人中的芬陀利华,真念佛人,于信愿念佛中就获得如来全部功德法财,转凡成圣,只期来日倒驾慈航,回入娑婆度众生。
13日下午3时,经行法会圆满结束,众人将功德回向一切众生,同登极乐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