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届夏令营——赵中华老师讲座

净鲤  2015-07-25  点击  次  

2015年7月23日下午,本届夏令营特邀讲师赵中华老师在香光讲堂一楼为营员们作了题为《唐宋文人士大夫的净土情怀与践履》的讲座。赵老师现任教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,为东林寺净土宗研习班网络班的优秀学员,多年来精进修学净土,深得法益。

两个小时的讲座中,赵中华老师依据唐宋时期净土宗的发展历史,援引白居易、苏轼、王日休等八位文人士大夫的净土情怀与行持事迹,令学员们深刻认识到:净土法门功高易近,至简至顿,圆融无碍;对于末法时期的吾辈众生,仰仗佛力的净土法门为最契理契机的修行妙法,我们当如子忆母般欣慕极乐,以深信切愿精进修持,从而早日出离苦空无常的娑婆世界,往生清净庄严的净土彼岸。

赵老师指出,佛教在唐宋时期取得了巨大发展,净土宗尤其如此——在理论建构与修持实践上皆蔚然大观,出现的诸位祖师著作宏富,修持精深;前有二祖善导大师德学广大,影响深远,建立起了以“他力本愿”为核心的净宗理论体系,后有六祖永明延寿大师,痛斥狂禅,力倡万善同归净土,其《 禅净四料简 》允为“大藏之纲宗,修持之龟鉴”。同时,教内各宗祖师大德对净土法门或称扬赞叹,或归投净土。加之很多帝王的崇信与护持,净土宗在唐宋时期得以广泛弘布,全国上下出现“家家弥陀佛,户户观世音”的盛况。

赵老师说,唐宋文化灿烂辉煌,出现了很多流芳后世的文人士大夫。由于宦海沉浮,命运坎坷,兼因具有极强的超越性倾向,很多文人士大夫倾慕或归信净土者,更有些在净土修行中取得了相当的成就,如白居易、柳宗元、苏轼、文彦博、江公望、吴秉信、王日休、杨杰等,他们皆虔修净土,自行化他。唐朝的伟大诗人白居易晚年专心念佛,七十二岁时所作的《念佛偈》云,“行也阿弥陀,坐也阿弥陀,纵然忙似箭,不废阿弥陀。” 从中可见其净土情怀之深挚,践履之笃定。宋朝的王日休居士自行念佛勤苦,每日礼佛一千拜,临终站着往生,为后世留下了《龙舒净土文》这部净土宗重要著作。莲池大师赞之曰,“龙舒劝修西方,最为激切恳到。非徒言之,亦允蹈之。至于临终之际,殊胜奇特,照耀千古。”

赵老师苦口婆心地勉励营员们当效仿历代祖师和诸位先贤,用净土宗文明转变、升华自己的心灵,在学习、工作中时时处处断恶修善,深信因果,真正为出离生死苦海,发起广大菩提心,全身心投入阿弥陀佛的弘誓愿海,以深信切愿精持佛号。




赵老师在授课


营员们认真听讲


认真记录


(图:视听中心; 文:净鲤)

TAG: 第十二届 夏令营 赵中华 中华 老师 收藏  纠错

上一篇:第十二届夏令营——德一法师讲座
下一篇:第十二届夏令营——大安法师答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