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届夏令营——三皈五戒

果西  2015-07-27  点击  次  

“人天长夜,宇宙黮黯,谁启以光明?三界火宅,众苦煎迫,谁济以安宁?”2015年7月24日上午,本届夏令营接近尾声之时,大安法师为青年营员和部分特意从外地赶来的信众传授三皈五戒。可容纳千人的香光讲堂几乎站满。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、下至7、8岁的孩童,大家怀着至诚之心,同在千年祖庭,皈依佛门,诞生新的法身慧命。

8时整,大众在佛号声中恭请本寺方丈——永明堂上上大下安大和尚为大家传授三皈五戒。

和尚拈香升座后,戒子代表上香,维那举腔:“性觉灵明,寂照真常,昔迷今悟露堂堂,三宝是慈航,一瓣心香,皈礼法中王。”

在大众三请大安大和尚为皈依本师后,和尚抚尺,为在场近千人开示求受三皈五戒的目的。

大安大和尚首先引用《法华经》说明诸佛出世的本怀:“诸佛世尊,唯以一大事因缘故,出现于世……欲令众生开佛知见,使得清净故,出现于世;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,出现于世;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,出现于世;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,出现于世。”大和尚解释说,佛的知见就是“离念灵知”——离开妄念的灵妙之智,是了生脱死,圆成佛道的出世间法。我等众生现在都是凡夫知见,是建立在妄念基础上的世间轮回之法。求受三皈依,就是为将来成佛打下基础。大和尚开示到:三皈依是皈依佛、法、僧三宝。以宝做比喻,体现佛、法、僧的稀有性与高贵性。珍宝同时有清静光明之意,比喻求受三皈依,可以使我们远离世间污浊的烦恼,获得富庶的精神法财。大安大和尚进一步解释说:三宝分为“住持三宝”和“理体三宝”。在佛陀灭度后,“住持三宝”分别指佛像、经书及剃发染衣的出家僧团。大安大和尚强调,在末法时期,“僧宝”是“三宝”中最重要的元素。佛陀的教法主要靠僧团住世传承。没有僧人出家,佛法就会逐步沦为一门世间学问,佛、法二宝就失去了载体。恭敬凡夫僧,同样可以得到十方贤圣僧的加被。大和尚开示到,通过住持三宝,我们要进一步体悟到“理体三宝”——自性的觉、正、净。我等众生现前一念的性体,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平等无二。在这同体的心性当中,具足“能觉的智慧”,就是自性的佛宝。“所觉的真理”是自性的法宝,也是众生内心本具的,在佛法中叫“谛”。它包括空性的“真谛”,缘起万法的“俗谛”,真俗不二圆融的“中谛”。“和合、清净、统理大众”是自性僧宝的含义,必须通过持戒实现。持戒能帮助我们对治烦恼,达到身口意三业清净。在戒律的约束下,“能觉之智”与“所觉之理”和合相应,如来藏的功德现前,自然产生强大的感召力,就能统理大众。

在解释“三宝”的含义以后,大安大和尚又谈到“皈依”二字的含义。“皈”是返归、返投之意;“依”是依赖,靠倒之意。众生在无明生死中漂荡,背觉合尘,苦不堪言。皈依三宝就是让我们回过头来,背尘合觉,恢复本有的佛性。我们要发四宏誓愿,从今而后,我们要以成佛为目标,实现生命的最高价值。

最后,大安大和尚赞叹大家能在红尘万丈、欲海横流的时代求受三皈,寻找人生的解脱之路,甚为难得!大和尚勉励大家珍惜这一期宝贵的生命,深信本具佛性、深信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愿力,努力修行,出离生死、抵达极乐的彼岸!

在三皈依仪式后,多数信众又发心求受五戒。戒是无上菩提之本,《佛遗教经》中说:“汝等比丘,于我灭后,当尊重、珍敬波罗提木叉,如暗遇明,贫人得宝。当知此是汝等大师,若我住世,无异此也。”大安大和尚开示了持戒的重要意义之后,鼓励大家以持戒的力量对治烦恼,彰显真如佛性。接下来,大和尚为大家解说了五戒的开、遮、持、犯,殷殷咐嘱大家面对世间破戒诱惑,要有披铠上阵、一人与万人战的勇气,宁可守戒而死,不可破戒而生!

“善哉解脱服,钵吒礼忏衣,我今顶戴受,世世常得披”……当引礼师唱诵响起时,多少人眼中早已泪光闪闪。愿我们依教奉行,持戒念佛、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!


迎请大安大和尚1

迎请大安大和尚2

大安大和尚拈香

戒子代表上香1

戒子代表上香2

维那师举腔

大安大和尚授三皈五戒1

大安大和尚授三皈五戒2

信众至诚求皈

信众至诚求戒

东林莲花

(图:视听部)

 

TAG: 第十二届 夏令营 三皈 五戒 人天 长夜 收藏  纠错

上一篇:第十二届夏令营——定圆法师讲座
下一篇:第十二届夏令营——星光夜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