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下中者。此人先受佛戒,受已不持,即便毁破,又偷常住僧物、现前僧物,不净说法,乃至无有一念惭愧之心。命欲终时,地狱众火一时俱至,现在其前。当见火时,即遇善知识,为说彼佛国土功德,劝令往生。此人闻已,即便见佛,随化往生。初不遇善,狱火来迎;后逢善故,化佛来迎。斯乃皆是弥陀愿力故也。】
—— 善导大师《观经四贴疏 ? 玄义分》
下品中生,这是指破戒的众生。这个人先求受了佛的戒法,或五戒、八戒、沙弥戒、比丘比丘尼戒,但受了戒之后,他不受持,他破戒了。这里注意,如果破根本戒,在声闻教里面称为断头罪,不通忏悔,绝对要下地狱的。
然而在这品经文当中,却非常地奇特。这里举出,你犯了盗戒,盗戒里面最重的,是偷常住僧物,现前僧物,就是寺院的不动产以及现前人家十方信众供养现前僧物,可以分配的财物,你去偷;再就为名闻利养去讲经说法。做这些破戒之罪,没有一念的惭愧之心,还认为自己很有能耐,我敢做,我很有能力,这都是造地狱的业了。
破根本戒一定下地狱,所以按他的自因自果,就感得临命终时地狱猛火现前。猛火就以火车、火蛇、火狗、火马、火轮的形式把他包围,这就是地狱众火,一时俱见,也就是说,他地狱的境界现前了。这样的恶众生,在生前好像觉得哪有因果呀,我什么都不怕,这时候地狱的境界现前,他就怕了。但怕了,按他自己,他没有办法,一定要掉下去,悔之晚矣。
在这样的紧要关头,忽然遇到了一个念佛的善知识,这位念佛善知识看到他要下地狱,有大悲愍心,为他赶紧宣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功德,阿弥陀佛大愿的威神力量,告诉他:“在这个时候什么办法都没得救了,只有阿弥陀佛能救你”,劝他念佛求生净土。
这个恶人在这种情况下,已经见到地狱猛火了,这时候他对阿弥陀佛的求救,是非常恳切的。因为他深知,阿弥陀佛如果不救他的话,他就到地狱里面去了。所以他就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非常至诚,非常恳切,就好像一个人突围一样,用他整个的生命去念,这时候真的是全心即佛,全佛即心。这样一念,马上境界转化,地狱猛火就消失了,地狱猛火就化成了清凉风,风吹来朵朵莲华,莲华上有化佛菩萨,授手接引。
你看这六字洪名具有着这样的转变力量,极乐世界是佛法界,地狱是最下的一个法界,这转变力量在十法界,它竟然有这么样的一个超越性,能够把地狱的法界转为佛法界。这是你读诵任何的什么经典、念什么咒、搞什么方法,都不可能达到这样的一个神妙的效果。唯有这句佛号,唯有这句佛号所内具的阿弥陀佛深重的、威神的愿力,它才有这么一个巨大的,变地狱法界为佛法界的功德。所以这个恶人就见到化佛,随化佛菩萨往生极乐世界。
如果这个恶人开初不遇到善知识,那地狱猛火就来迎接他。后来遇到念佛善知识,教他念佛,他至诚恳切念佛,莲华上的化佛来迎接他。这种巨大的转变力量,不是他的自己的能力,这完全都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所致。
看这一品,下品中生章,让我们体会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的地方在什么地方。
但是,我们不能由于阿弥陀佛这么慈悲,具有不可思议的威神之力,我们就为自己找一个借口,破戒都能够往生,那我就可以不持戒了,我就可以破戒了?那不行,这个观点是错误的,是邪见。
这是告诉我们,阿弥陀佛具有这样的威神力量,你破戒他也可以救,但一定你有惭愧心,你得要有转化。如果我们已经信佛了,我们还是念佛一定要奉行净业三福,净业三福就是要深信因果,要受持戒律。“受持三归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”,这是净业行人应当去做的。
【讲述:大安法师】